9歲的女孩悅悅(化名)從小就乖巧、懂事、成績優異??墒?,今年悅悅的身體卻突然出現了問題,她經?!邦^暈”,有時在家里寫著作業,就感到天旋地轉,站都站不住。父母一開始考慮孩子可能是學習壓力大,身體勞累,休息休息就沒事了。但過了幾個月,無論怎樣調理,悅悅還是時?!邦^暈”。
藥也吃了,甚至“老偏方”都試了,孩子沒感冒沒發燒,吃飯、運動、睡覺都挺正常,怎么就老是“頭暈”呢?直到家長聽朋友說,“頭暈”可以到神經內科去看看,父母這才帶著悅悅到醫院就診。
發病率高卻難以鑒別
這種病一度成為熱搜話題
神經內科主任趙修敏接診后,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與發病表現,初步判斷悅悅所患的“頭暈”,很可能是“癲癇”在作祟。
說起癲癇,很多人對這一疾病并不陌生。尤其在熱播劇《三十而已》中,關于“癲癇歧視”的話題還一度登上了熱搜。劇中,顧佳兒子幼兒園同學楠楠患有癲癇,在一次集體活動中,楠楠突然發病,倒地抽搐,有些家長想勸退楠楠。顧佳表示反對,她對兒子說,楠楠只是生病了。
癲癇其實是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,由于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,神經興奮性較高,因此容易發生驚厥。
癲癇被稱為神經內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,我國約有癲癇患者650-910萬人。每年確診60萬人左右,這其中包含著老人、兒童、孕婦等。通俗的說,癲癇就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,導致大腦發生短暫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。
趙修敏介紹,小兒成長發育過程中,因為大腦發育不成熟,容易出現各種異常的動作及行為模式,有些是癲癇,有些不是,所以僅憑臨床表現很難鑒別。這就需要準確的捕捉到在癲癇發作的時間段內,患兒整體的行為表現和腦電圖情況。以往的檢查方式是進行腦電圖檢查,但檢查通常只有20-30分鐘,很少有睡眠和發作事件的記錄,不利于癲癇疾病的診斷?,F在,山東省立三院采用的長程視頻腦電監測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。通過長時間的監測,可以有效捕捉到小兒的發作動作,進而查看同步腦電是否異常,可以準確的判斷是否為癲癇發作。
學科聯手精準治療
長程視頻腦電監測終于揪出疾病的“尾巴”
自11月起,為進一步提升發作性疾病的診療能力,24小時全程監測捕捉腦電異常,為快速明確診斷提供科學依據,山東省立三院神經內科聯合神經特檢科,正式啟用長程視頻腦電監測日間病房。
相比于其他腦電監測檢查,長程視頻腦電監測日間病房在運用先進設備的基礎上,進一步優化程序,便于床旁移動,可同步進行肌電圖、心電圖等多導生理記錄,必要時還可以進行眼動、呼吸等參數的監測。這些同步記錄的參數,結合24小時內高清視頻記錄的發作癥狀學特征,能夠為癲癇發作的分類及致癇病灶的定位,提供重要的線索,同時還有助于鑒別非癲癇性發作性疾病。
悅悅入院后,神經內科主任趙修敏團隊、神經特檢科主任傅勇團隊聯合為其安排了詳細檢查。在長程視頻腦電監測過程中,醫務人員為患兒做好各項防護措施,規范操作。在患兒再次出現“頭暈”癥狀時,視頻腦電圖儀清晰的記錄下了發作的癥狀和腦電圖改變。 根據記錄檢測結果,醫療團隊明確了悅悅患有癲癇的診斷,并對她的病情進行了綜合研究和討論,很快為其制定了治療方案。在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后,悅悅再未出現“頭暈”。 隨著我院長程視頻腦電監測日間病房的正式啟用,將為更多像悅悅這樣的患兒帶來健康福音。同時,也呼吁全社會科學認識癲癇這一疾病,不歧視、不傷害,希望癲癇患者積極面對病情,及時進行科學規范的治療,早日回歸正常生活。